logo
Spark Lab
About usFAQBlogManifestoApply Now

学校永远不会教的创业方法

Avatar of Ryan

Ryan

7/1/2024

创业

最近系统性的整理了之前那条年轻人创业的暴论。这也是我最近才想清楚的,大家理性讨论。

创业真的太大了,以至于我们总是会忽略我们讨论的前提。

我觉得创业有两种,设计和艺术。一种是做题人,一种是出题人。 设计更多是基于需求,背后的创业可能更多的是生意类型,我发现了谁有什么需求,然后我通过提供一些服务满足他需求,并且卖出去我们的服务,这些服务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不是,比如我卖有苹果刘海屏的截图给需要装逼的人,这也是。有时候有一种强烈的做题感,讨好用户,讨好评委,讨好 VC。 艺术更多的是自我表达。

“做一个东西,不是“我觉得他们可能需要这个”而做,而是“我觉得这个有点意思”而做。然后当他人在使用你做的东西时,感受到了与你相同的那种感受,这时他说:“我觉得这个有点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就像一种情绪的存储器,作者存进去,复制一千份,用户从产品中取出来。”

学校里的创业总是习惯性的教我们怎么答题,怎么发现创业机会,怎么发现需求,怎么解决需求,总是会逼迫着我们服务离我们很远的用户,思考怎么从他们口袋里拿到钱,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不对的,这逼着我们去学习过多关于人性、接触复杂而无用的世界观,而这些有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不需要接触,都是误导我们的噪声。最后大部分时候,大家都想的太多、在意得太多,以至于最后做了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年轻人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为一些神秘群体做一些产品。

学校这么教,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的创业都更偏设计,更偏生意,另一方面是过去年轻人没有掌握创造的能力。

而现在其实有那么多创造的能力可以去学习,我们可以去学习设计、编程、营销,去擅长技术,年轻人更应该做出题人。我们不应该沉迷在整合资源,探察人性,我们应该专注在学习创造的能力,并且去 build new things,尤其是自己喜欢的 passion projects。做一些没事找事的项目,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感到兴奋的事情,即使可能他们没用。找到相信和热爱,没有对错,没有结果,没有比较。

Paul Graham 给 14,15 岁年轻人分享的文章《How to Start Google》,里面把创业分成了三步

你需要习得并且擅长某种创造的技术。如何选择以及如何掌握这门技术?答案是只做感兴趣的「项目」。不要试图猜测人工智能还是基因编辑未来是否会是最有价值的技术。乔布斯在十几岁的时候学习书法,没有人觉得书法有用,但却影响了乔布斯通过平面设计的优势摧毁其他竞争对手。当然,你也不需要只学习一种技术,了解多种技术是有好处的。习得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擅长,不断的练习,如果你 15 岁就开始练习代码,那么当你 22 岁决定创业的时候,你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做到非常擅长。

第二步,你需要去构建一个你感兴趣的想法。事实上,当你擅长某项技术之后,你会更容易发现想法,当你观察这个世界时,你会看到一些缺失的东西若隐若现。你开始能够看到可以使用什么技术来修复他,而其中每一个都是一个潜在的想法。扎克伯格2002 年在哈佛大学,看见学校管理的问题,心想“我可以在一个晚上编个程序解决这个问题”,于是 Facebook 诞生了,那时它只是一个「项目」,苹果和谷歌也是从项目开始的。而项目不仅仅是学习技术的最佳方式,也是创业创意的最佳来源。如果创办苹果、谷歌或 Facebook 显然是个好主意,那么其他人早就这么做了。不需要一开始想着创办一家公司,不一定要特别宏大,只需要跟随直觉寻找有趣的事情,就像 Facebook 那样,去做那些因为好奇而产生的项目令你兴奋的事情,一个网站,一个 App ,都算,做一些人喜欢但是大多数人觉得只是玩具的东西,要知道大概 90% 的程序员都是从开发游戏开始的,包括我自己。你并不是想创办一家公司。你只是跟随你的直觉寻找有趣的事情。如果你很年轻并且擅长技术,那么你对有趣事物的无意识直觉会比你对什么是一家好公司的有意识想法更好。

第三步,你需要联合创始人,并且一起去持续地完善你的项目。怎么找到合伙人?你可以通过与联合创始人一起开展项目来找到他们。你需要的联合创始人是一个擅长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且与你合作良好的人,而判断这一点的唯一方法就是与他们一起做事。同时,你需要在学校表现得尽可能好,这样你才能进入一所好大学,因为那是联合创始人和想法的所在,不是说 Stanford、MIT 就能教会我们创业,而是他筛选的 Bar 足够高,里面有更多优秀的人,去更好的平台,去认识更优秀的人。不断去打磨迭代,去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去向宇宙发射年轻人的信号,去让更多人使用上你的产品并且愿意为之付费。用你们的作品作为思想的放大器,打造你自己的影响力,通过你的「作品」和「项目」让更多前辈和优秀的同辈认识你、想认识你。

回过来,设计和艺术本身没有错对, 不过设计的噪声太大了,我希望能给年轻人一个“艺术”的视角,去多做出题人,多听内心的声音,去 build new things。

对于年轻人,我希望不要想着怎么去答题了,世界很大,问问你自己内心的哲学,内心的相信和热爱,去获得最大的快乐。

from https://x.com/RyanMfer/status/1798997121993154927

logo
Spark Lab

PROGRAM

BURNING HACKERAI HACKER HOUSESPARK FELLOWSHIP

CONTACT US

Email: a@sparklab.city

Red Book

点击放大

小红书

Spark Lab

WeChat Public Account

点击放大

微信公众号

Spark Lab

创造涌现

WeChat Assistant

点击放大

微信小助手

Spark Lab 小助手

© 2024 Spark Lab. All rights reserved.